水果店里常见的粑粑柑,正式学名是:春见。这个“见”字,何其雅,似诗眼统摄全篇。地球公转又一轮,世间万物感知地气变暖,欣然勃发。人类群星闪耀,先哲描述这个物候的文字和艺术作品已连篇累牍,由此生发的感慨哲思也不胜枚举。此刻,世界不缺一个春天的见证者,但这些见证者都不是我。
江南已是处处闻啼鸟。在天台山国清寺的隋梅下,在南京鸡鸣寺的樱花前,在上海嘉定的紫藤公园里,在杭州植物园的绿荫中,人们排队等候拍照,甚至凌晨三四点就来了。其实以社交媒体之便利,尽可以从网上下载一打现成美照,上传到朋友圈,但人们还是亲自来,即便被人流挤到无法停留,即便景点被围栏拦了起来,人们也要把手机高高举起,交给警察或者保安,拜托对方拍一张——就为了确保自己有一张现场照片。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从众吗?
还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景观,它不缺少一个视角,但这里头没有我的视角。因此,我依然要亲眼来看一看,让手机作证我来过、见过。即便从此以后,这张照片沉睡在相册。即便此行,我并无意分享给别人。但万千空间的维度里,稍纵即逝的时间里,我依旧要展现一个我。那是不能被取代的,我。
当VR已经能让你置身晨曦下的金字塔顶尖,为什么还非要去一次埃及呢?当打开手机看大英博物馆馆藏比在现场看得还真切,为什么还要去英国呢?因为拟真,不是真;因为似我,不是我。因为“体验生命”这四个字,很难诉诸具象,但究其要义,就在一个亲眼“见”。
人活一辈子,究竟有何意义?倘若最终这具肉体,及这具肉体劳碌一生积累下的所有痕迹都烟消云散,那每日如西西弗一般推石上山的日常,是否只是一场徒劳的幻觉?
但当你真的站在凌晨五点鸡鸣寺的花海前,你所见的不仅仅是花,还有风,还有湿漉漉的南京的空气,街角早起赏花者的雀跃,有你对花的内涵和外延的寄托,有雀跃,有留白……置身春天的盛大中,生命以其丰沛款待来访者,万千蜜蜂萦绕花枝中,是真正字面意义上的“欢宴”。它不因你际遇的高低多开一朵,也不因人群的多寡懈怠一丝。站在如此具象的自然场景里,“我”很大,“我”也很小。
你不再去追问花谢花开的意义,正如有一刹那,你也不再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人很难同时拥有春天,和对春天的感悟。当有一天,你看到春天降临时,变得麻木,你忽然生出怕来,那是因为,你看到了时间的无情,意识到一种巨大的“不为所动”,这个春天的到来里包含着一种残酷的提示:此刻的看花人,都距走向衰老,又近了一年。
采访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老师时,她说了一个故事:“大约是1984年,有一次要在豫园为俞振飞老师实景录像,前后大概持续半个月。那段时间天气乍暖还寒,大家每天起来又很早,不免嘟嘟囔囔说辛苦。而年纪最大的老师却是早早来到现场,毫无怨言,甚至还面露开心。我问老师,您辛苦吗?他却忽然指着豫园里新爆的杨柳绿芽说,你瞧,春天来了。”
受访时,岳老师81岁,她说她也到了老师当年的年纪。“有时要我演出,我也会怕腿关节不好,会和对方商量说,‘短一点吧’。但想到当年的老师,那时的俞老已经是耄耋老人了,身体不算太好,眼睛也不大好。但出于这份‘参与抢救’昆剧的责任心,只要请他演出、录音录像,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去,想给后人多留一点资料。我只要回头一看,老师总是站在那里,神采奕奕,笑眯眯地,从来不讨价还价。”
昆剧经典唱词里,有这一句:惊春谁似我。
有什么好惊呢?年年春天不都是如此吗?即便是隔了三季又逢春,也不见得是多么久远的记忆,至于要惊吗?可是面对眼前无边光景一时新,古人还是惊了。不是因为未曾见过春天,所以被惊吓,或者不曾预料春天的生命力,被震慑。
而是在那么一个节点上,忽然明白了,这看似习以为常的春天,是如此流光易逝;是忽然领悟了,你不会永远一个春天接着一个春天看下去。因此而惊。
像有人把一叶障目的叶子,轻轻抽走了。关于时间和生命的真相,明明白白,不可撼动地就存在这里。
年轻时迎春、探春,总觉得一切如公交汽车,错过了这班,很快会有下一班到达,但人到中年之际,终于明白了惜春的含义。会不会错过了末班车?会不会已经错过了运营点?会不会接下去没有什么在后头等待?是故,有惊,亦有惧。
回想俞振飞大师,在历经荣光、风霜、战乱、困顿、离丧、贬斥,再次回到台前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变得急迫、焦虑,反而在那白白等候的时间里,不急不躁地对学生说:你瞧,春天来了。
那或许是另一种抵达,在触摸到局限和尽头后,折返回来,不再对抗,身段柔软,转惊为喜。既然一切都无恒常,那见杨柳上的一点绿意,都是额外的欢愉。我们为生命本身而鼓舞。你能够折断一枝柳,但不能取消一枝柳。
明白了这一点,惊春谁似我,便是四顾茫然,渴望别人知道我此刻的豁然开朗。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时间周而复始,人们聚了复散,总有什么万变不离其宗,那便“还是我”。世界充满了观点,但我还是要顽强地找到我的观点,因此还是要去见春天。即便我知道,春天不会一直在的。但只要我见,那全世界花朵的颜色就一起明白起来。春天,会一直来的。
下一篇:菲达环保股票,绿色投资新选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