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正式开班。当天,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总校共有13门课程开课。面向银发族的形象管理课程迎来首批中老年学员。
“活到老,学到老,上了年纪,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气质。” 58岁的张女士笑着对记者说,参加这门课的中老年人多是“不服老”的阿姨,虽然已到退休年龄,不少人并不觉得自己精力下降、需要休息,而是仍然以返聘方式坚持工作。参加晚间上课的夜校,是她们提升自己的又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芳香疗愈、女性健康与调养等课程亦是总校开设的热门课程,涉及身心健康、美好生活等多个方面。在夜校,学员们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些课程有时并非一门“技术”或“能力”,但在报名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直面自己的内心需求,首先学会“爱上自己”。
银发族学习形象管理
今年夜校春季班首次打破“18岁至55岁”的年龄限制,开设面向“56岁-70岁”人群的中老年班,共开设20多门针对中老年人的课程,招收约600名中老年学员。
总校开设的形象管理课程就是一门中老年班课程。在第一堂课上,教室里的学员不少已经头发花白。
形象管理课程
快70岁的丁女士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之一。她一头短发,装扮朴素,站姿却很挺拔,“我在老年大学学习朗诵,觉得形象管理这门课对朗诵会有帮助。” 丁女士说自己对夜校向往已久,却因为年龄不符不能参加,这次在《老年报》上看到夜校增设中老年班的消息,她立刻挑选了自己喜欢的课程。
58岁的文女士也在退休返聘期间,“以前工作很忙,想提升自己的形象没有时间。”提起在形象管理上的疏漏,文女士颇有遗憾,“平时我们要面对客户,个人形象很重要。现在工作闲了一点,终于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上夜校学习了。”她说自己可能是这门课的第一个学员,“为了保证报名成功,我是开着闹钟抢课的。”除了形象管理,文女士还有很多感兴趣的课程,比如绘画、芳香疗法等,她计划之后一个一个去学,“年轻时我也会在社会上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成人兴趣课程学习,人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是一种需要。”
“我们这门课不是教大家简单的穿衣打扮,而是在12节课的时间里,从色彩和风格开始,帮助大家一步步实现自我认知,明白‘我到底是谁’,‘我想要呈现怎样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表达自己,提升自己。”在开学第一课上,授课教师周偌晨这样对学员解释“形象管理”课程的最终目的。
在周偌晨看来,如今社会已经进入“美学经济”的时代,“以往我们去新华书店只是买书,但现在徐家汇书院等网红图书馆、书店崛起,人们不只是去买书、看书,可能更多的是享受它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内外兼修’。”她给学员灌输“责任感”,“对自我形象的管理,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城市的形象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打造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周偌晨的愿景也是很多学员报名形象管理课程学习的原因。已经退休的学员们大多已不必为工作提升形象,她们报课的原因是为了取悦自己,以及一份“生活在上海”的天然责任感。“活到老,学到老,我总归想多学一点。”58岁的张女士也提到了“城市形象”,“生活在大上海,个人形象也得能代表大上海。”
疗愈类课程广受欢迎
女性健康与调养课堂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张勤华给学员们普及关于卵巢的知识。这门《让中医全方位呵护女性身体健康》的课程已是第三次在夜校开设,每次都很受欢迎。课堂上的学员大都是30岁至50岁的女性,她们是“最关心自己身体状况的一群人”。
女性健康与调养课堂
该课程由曙光医院特意为夜校打造,12堂课程由曙光医院的12位医生开讲,分为中医妇科、乳腺疾病和中医皮肤科三大板块。“我们希望通过由内而外、从上到下的课程体系,全方位为女性健康服务。”曙光医院妇科医生杨梦琪告诉记者。
杨梦琪给学员讲授的课程叫做《妇科一胖毁所有》,“主要从代谢角度介绍和肥胖相关的妇科疾病,引起大家对肥胖问题的重视,并告诉大家如何及时发现和预防因肥胖导致的妇科疾病。”
此外,女性健康与调养课程还涉及妇科肿瘤、乳房结节、体质、过敏等多方面问题。经过学习,女性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及时发现身体面临的问题。“我们为学员们准备了微信群,她们课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群里提出。如果后续有就医需求,我们也可以尽量帮助她们协调。” 杨梦琪说。
在夜校课程中,关于养生、疗愈的课程广受欢迎,如新开设的绘画疗愈、芳香疗愈等。上课的目的不再是必须学到技能,而是关爱自己,治愈身心。芳香疗愈课程上,也大都是中青年女性学员。“现代人压力比较大,很多白领有压力,焦虑等问题,芳香疗愈能够通过精油给他们解决身体和心理问题。”授课教师刘静介绍,12堂课程中包括精油解析、精油调配实操、芳香疗愈与身体按摩、芳香疗愈与皮肤护理、芳香疗愈与心灵成长等课程,“在课堂上,我们会动手做花香蜡烛、香氛等等,也会介绍头疗等芳香疗法,让学员可以自己为自己保健,提升皮肤状况、身体健康。”
今年春季班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将首次引入学分银行制度,通过激励机制,希望带给学员更多获得感。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一凡介绍,学员加入学分银行,在市民艺术夜校结业后,课时可转化为一定的学习积分存储到“学分银行”中,学分成为个人学习成长的证明,也可用于兑换礼品,带给学员一定回报和激励。接下来学分银行还将积极推进长三角学分互认工作,让市民在上海获得的课程积分可以在长三角其他城市使用。
市民艺术夜校负责人杨玲芝则介绍,未来上海市群艺馆也将提供一些热门讲座、展览导览名额,供学员使用“学分银行”积分兑换,“通过双方合作,给市民提供更多选择,激发市民学习热情,让更多人参与到终身学习的体系中来。”
上一篇:西南证券重组最新消息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