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X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沪指微跌0.3%,创业板指跌幅达1.2%,在多数个股表现疲软的情况下,争光股份(股票代码:XXXXXX)却逆势上涨2.58%,收盘报XX.XX元/股,成交额达X.XX亿元,较前一日放大近30%,这一异动迅速引发投资者关注,成为当日市场热议的焦点。
从技术面看,争光股份股价已连续三个交易日站上20日均线,MACD指标呈现金叉趋势,短期动能明显增强,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两家机构席位合计净买入超3000万元,北上资金亦净流入约500万元,显示主力资金对该股的短期信心。
股价上涨的背后,是争光股份近期释放的积极信号,7月底,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35%,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材料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其核心产品——锂电隔膜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2%,较去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的高位。
更深层次看,行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工信部近期发布《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将隔膜材料国产化率提升至80%以上,作为国内第三大锂电隔膜供应商,争光股份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未来三年订单总额预计超50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争光股份的上涨并非偶然。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报告显示,易方达、华夏等头部基金公司旗下新能源主题基金均加仓该股,合计增持比例达流通盘的2.3%,某券商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表示:"随着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加速,高端隔膜需求缺口可能扩大至30%,技术领先的厂商将享受估值溢价。"
游资的短线炒作痕迹明显,分时图显示,当日10:30左右,一笔超万手的买单直接将股价拉升1.5%,随后多个关联席位频繁对倒交易,公司晚间发布公告称,目前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间接否认了市场传闻的"盐湖提锂技术突破"等消息。
在锂电四大主材(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中,隔膜行业的技术壁垒最高,目前全球市场仍由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日本旭化成三分天下,但争光股份通过自主研发的湿法双向拉伸技术,成功突破12μm超薄隔膜量产难关,单位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这一技术突破,使其在近期宁德时代的招标中获得20%的份额提升。
行业竞争压力不容小觑,据高工锂电数据,2023年国内隔膜产能预计将达200亿平方米,而需求约150亿平方米,结构性过剩隐现,对此,争光股份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一方面加码涂覆隔膜(占营收比重从25%提升至40%),另一方面布局钠离子电池用新型隔膜,目前已完成中试验证。
尽管基本面向好,但争议声音依然存在,以8月X日收盘价计算,争光股份动态市盈率达45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32倍,某私募基金经理直言:"当前价格已部分透支未来两年的增长预期,若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可能面临戴维斯双杀风险。"
市场情绪波动亦需警惕,近期新能源板块整体呈现"涨一天跌三天"的震荡格局,北向资金单日流出超百亿的情况时有发生,技术派投资者指出,争光股份股价已接近前期高点XX.XX元压力位,若不能有效突破,可能引发获利盘抛压。
对于普通投资者,机构建议采取"长期持有+波段操作"策略,中信证券研报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XX元,认为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0%,而短线投资者可关注两个关键时点:一是8月下旬的中报正式披露,需验证业绩预告的含金量;二是9月德国慕尼黑车展,海外车企的电池技术路线选择可能引发板块波动。
争光股份2.58%的涨幅,既是新能源产业链景气度的微观映射,也是资金对国产替代主线的再次确认,在"碳达峰"目标指引下,具备核心技术突破能力的二线龙头,正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但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任何短期波动都是长期价值的折现过程,唯有深入理解产业逻辑,方能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中把握真金。
上一篇:中信特钢,钢铁之都的辉煌总部
有话要说...